中评社香港2月5日电(作者 陈丽丽)新春伊始,十九大之后,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于1日至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提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央对台工作重点与方向,主要有三大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决策部署,主导两岸关系大局。同时,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对台工作稳中有进,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二方面是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及其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第三方面是阐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方向和核心内容。
第一方面是从政治与战略层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的历程与成效。汪洋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形势、科学决策部署,主导两岸关系大局,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对台工作稳中有进,经受了重大考验,取得了重要进展的工作成效。凸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敏锐洞察国内外形势和台海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对台工作论述和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指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各种行径的“台独”分裂活动与图谋,这是中共一贯的、最重要的对台政策与主张,是不变的战略定力。这一战略定力的目标是要 “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从高政治层面指出对台工作应防止两岸关系发展只重视经济技术层面与经济工具层面的交流发展,而忽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根本要求与使命担当引导等问题。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部署并提出新形势下推进两岸交流的新主张、新理念,强调交流与合作双并重思想,提出深化合作、政策支持和共享成果新思想、新主张和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强调,在“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的基础上,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前景广阔。两岸双方应该为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采取更多积极举措,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创造更加便利条件,以拓宽领域,让更多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对台工作稳中有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推进,增进了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与认知,增进了两岸同胞的民族情、中华情,闯过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一次次艰难险阻,实现了全面交流交往,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了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这一跨越66年时空的历史性握手。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或历史关头,中共中央始终坚持大局意识,正确研判台海形势,做出正确的对台决策,引领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方面,中共中央对于岛内任何有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各种“台独”分裂行径进行坚决遏制消解,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战略定力绝不动摇;另一方面,则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台开放政策,坚持为台湾同胞谋福祉,坚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不动摇,有力的推动了两岸交流合作和两岸和平发展大趋势在两岸政治风波不断与政治对抗中曲折前行。
2014年遭遇岛内所谓“太阳花学运”的挑战与冲击,外界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出现种种疑虑与忧虑,2014年5月6日至9日大陆邀请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大陆参访,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与宋主席会面,郑重阐述了大陆对两岸时局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立场,坚定了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的信心。2014年6月25日至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参访台湾,成为两岸交流的一次重要突破,两岸更高层次的事务主管部门的正式交流,向岛内民众明确表示,两岸交流合作不因岛内局势变化而消极应对和收缩,大陆对两岸交流发展展示了更大的自信与信心,确保两岸关系得以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2016年5月后,岛内政局再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大陆一再明确强调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是一贯的,不会因为岛内政局变化而改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定遏制消解各种“台独”分裂行径不动摇,更加重视和依托两岸民间交流、交往与合作不改变。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对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基础上,宣示了对台工作五大指导方针和工作方向:一宣示对台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报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这一根本目标,明确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二宣示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即“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三宣示对台工作的重要理念和主要措施。报告强调“两岸命运共同体”和“两岸一家亲”新理念。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四是宣示十九大报告表明了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定意志和鲜明态度。报告强调“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五是宣示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和伟大号召。报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第二方面是立足复杂台海局势,阐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局势及其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大陆应做好做足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状况看,一方面两岸关系发展,两岸经济关系依然紧密,人员往来依然频繁,长期呈现两岸民间人员往来与经贸交流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同胞主流民意未成改变并且更趋强烈。另一方面,两岸政治关系更加对立,国家认同与政治发展目标出现巨大裂痕,岛内分离主义更加严重,并打出所谓“台独民意”幌子,国家统一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目前,两岸政治对抗与政治斗争并进、“台独”与“反台独”持续较量,两岸政治博弈与对抗持续升级新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及其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大陆应做好做足应对各种挑战的各种准备。
第一,要做好应对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的 “台独”分裂活动持续深化与升级挑战准备。蔡英文民进党当局执政一年多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披上“民主和民意”外衣,高举“和平与对话”的旗帜,以理性谦卑示外,以不立即触碰底线为掩护、为策略,逐步扩大和深化“去中国化”进程。蔡英文渐进式建构“边缘台独”系列工程,以量变求质变,全面持续推动“顽性台独”,走上了一条新的“蔡式台独之路”,企图实现台湾“和平独立”。“蔡式台独之路”已经启程蔓延,绑架欺骗选民真相败露。蔡式“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公然挑战血缘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 。“蔡式台独”等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发展与蔓延,已成为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挑战。
从蔡式“台独之路”的发展趋向看,可以预期:蔡英文当局企图在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前提下,持续推进其 “和平台独”与“顽性台独”策略,形塑“台湾国家”的蔡氏“台独”方向不会改变。未来蔡英文不会公然搞“激进台独”尤其是“法理台独”。但是,蔡英文可能会间歇性的围绕现行“宪政体制”做文章,推动诸如“修宪”与修改“公投法”等边缘“激进台独”系列举动,相机推出“准法理台独”举措,并向“法理台独”限逼进。2017年12月12日电 12日下午,台湾“公民投票法”修正案在台湾立法机构三读通过,降低了“公投”年龄、“公投”门槛等。台湾“公民投票法”修正案三读通过后,“公投”年龄下调到18岁;“公投”提案门槛由5%降为1.5%、“公投”通过门槛由同意票达投票权人总额1/2降为1/4;“公投”联署门槛由5/1000降为1/10000;确定废除“公投审议委员会”,主管机关改为“中选会”。“公投”门槛降低后,在两岸议题方面打擦边球的机会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很可能会触及到两岸底线。如果未来在“修宪”中将“中华民国宪法”中的“固有疆域”取掉,或改为“现有疆域”,就等于架空“中华民国宪法”,就在法理上实现了“中华民国台湾化”,等于变相的实质独立。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推动“货币台湾国家化”,等“准法理台独”、推动“台湾国”的制度建构的“制度建构台独”等发展趋向。 大陆应高度警惕, 两岸同胞应该团结起来,作好准备,坚决遏制消解“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第二,要做好应对和干预两岸交流合作趋紧下 出现两岸贸易趋热,投资相对趋冷格局下的 新挑战。目前,两岸公权力部门机制化沟通、协商与互动几乎完全中断,两岸互动趋冷,进入充满变数的不确定性阶段。 两岸人员骤降。据台湾陆委会统计,2017年以来,陆客赴台旅游观光人数同期下降了50%以上,陆客赴台人数减少超过150万人次,台湾经济损失超过了700亿元新台币。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态势不佳。虽然两岸贸易在国际贸易回升之下呈现恢复性增长。据商务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9月,两岸贸易总额达14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1097.8亿美元,年增长速度11.8%。依台湾方面统计,两岸贸易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11月,台湾对大陆(及香港)出口额合计11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0.8%,其中11月出口占比达到43.3%。两岸贸易尤其是台湾对大陆出口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拉动力。但两岸经贸合作显着降温,台商对大陆投资与大陆企业对台投资均停滞不前。从商务部统计的今年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与投资金额看,结果有所下降,1-5月,台湾“经济部”批准的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25.7亿美元,同比下降24%;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金额1.4亿美元,同比下降6%。依台湾统计,1-10月,台商对大陆投资下降8%。依商务部统计,2017年1-9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2651个,同比下降2.4%;投资金额14.1亿美元,同比增长9%。同时,大陆企业对台投资出现下滑态势 。但是,在“总体趋冷”下,仍然有诸多趋热态势与发展潮,台商大陆投资布局热度不减,两岸同业同行合作持续、台湾青年、台籍教师等赴大陆寻根寻梦、就业与创业再掀高潮。 总之,从2018年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大格局与大总体变化态势看,不会有太大变化,两岸民间经济交流合作依然是其最主要特征,民间企业仍是主体,市场仍是重要动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主体市场仍在大陆,也就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主要呈现为融入式发展,大陆对台政策导向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性扶持、政策性解读与使命担当养成系列工程同步推进。
第三,高度重视两岸民意对立舆情分析与岛内民意呈现两极化新变化的新挑战 。两岸民意的对抗与对立发展趋向与两岸政治僵局与对抗息息相关。大陆民众对台湾社会的良好印象与认识在改变,强烈的“武统”与“早统”成为大陆很明显的民意新动向,研究或制订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方案已经成为涉台学界研讨的热点,进而成为大陆新的社会意识与思考趋势。 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观感与认识负面依然无较大改变。其中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敌视态度比想象的严重。但是,两岸的僵局与民意的对立,却没有改变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年轻人依然把大陆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与选择。截至2018年1月,常住大陆台胞群体已达200万人。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调查统计,2017年3月17日台湾《工商时报》发布, 51.5%受访民众选择到大陆发展,其中20-29岁青年人选择到大陆发展的比例达59.5%。 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和引导,精细化解读大陆对台政策,实实在在释放祖国统一的利好成为应对这一心挑战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三方面是从战略全局高度阐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方向及其核心内容。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并且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台湾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确立的未来对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具体可概括为:一是“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将“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坚持‘九二共识”’同时并列,其政治意义与现实意义尤其重大。二是“两个基本抓手”,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三是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新并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是意在将台湾问题解决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习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为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必然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密切相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强化“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决心,强调“两个共同”,即“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有关两岸关系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论述,构成了未来中央对台工作与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总体战略部署。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清晰定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
第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不变的战略定力。
大陆对台政策政治立场具有战略定力一贯性、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性等特征。明确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二是强调继续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以最大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针对蔡英文民进党当局“去中国化”与“文化台独”等各种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强调“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三大方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和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阐明了“融合”与“发展”成为新的重要政策目标和遏制消解各种形式“台独”分裂行径的相互关系和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诠释了战略刀尖上的哲学及其其中蕴含的使命和担当。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是国家为生存和发展与他国博弈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是要带刀子的;同时战略又是研究国家发展能力边界即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刀子容易煅造,而哲学却不能一蹴而就。哲学是关于边界的学问。边界既是对自己的规定也是对对立面的规定。哲学也是关于立场的学问。立场是主体的基础。立场不排斥学习与坚持,但失去家国立场和民族大义的“学习”与“坚持”是必须遏制消解的。海峡两岸间的新的较量与斗争,是分裂与反分裂、是分离或疏离与融合发展的斗争。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点明当前和未来对台工作的重心继续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读懂“要和平、要生存、要幸福、要发展、要寻根”的台湾同胞的真民意,明晰扶持投入导向,精细化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第三,首次着重强调并指明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要求。
前瞻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导向,两岸同胞应携手共同形塑合作价值观,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共同培育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的价值推手,认知“两岸共同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性和滚滚红利,共享中华文明的果实,以崭新姿态重新找到台湾的战略立足点,与大陆携手走四方,在合作中分享中华文明的成果,这是两岸同胞的理性选择和共同的责任担当。
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并指明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工作方法与工作要求。汪洋再次强调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指出要“积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要始终坚持党对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业务专精、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对台工作队伍。
当前,大陆是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主要推动力,其关键领域在于大陆台资企业的在地化转型和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社会融入与适应性引导。在此过程中,大陆经济成功转型升级是两岸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保障。前瞻十九大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趋向,将以我为主,在大陆“一带一路”建设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台湾拥有的强大的民间企业及医疗、教育、技术创新、农业等软实力优势,积极引导其相关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中,携手发展中华民族经济,同心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好、实现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引导台湾同胞与时俱进,自觉参与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早日共圆两岸同胞共同的中国梦。
前瞻十九大后的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趋向,大陆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在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法律等层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传播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层面建构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社会观念。着力于引导、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沟通与合作,探寻扩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契合点和发展方向,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上,汪洋特别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业务专精、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对台工作队伍。释放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工作要求。对台工作无小事,处于对台工作最前沿的对台工作干部队伍,尤其要加强学习,提升全系统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实效。
200多万的常住大陆台胞群体需要关心与疏导,他们被称为“两岸族”,目前常住大陆台胞已超过200万人,是改革开放以后到大陆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由于具有显着的两岸间流动性、身份的双重性和迁徙的特殊性,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现阶段出现的特殊移民现象。
常住大陆台胞群体的大陆社会融入问题、生存发展的特殊规律性问题等亟需涉台干部协同高校智库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这是两岸社会融入研究范畴中的一个新方向,也是两岸融合研究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议题。为此,坚持党对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业务专精、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对台工作队伍,专注于研究、探讨和形成对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对台宣传学建构和对台工作人才队伍的培育,是新形势下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防震网”和“防火墙”的新标准与新要求。
(作者陈丽丽系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教授)
中国评论社、中央网路报刊发陈丽丽教授文章《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http://www.crntt.com/doc/1049/6/6/8/104966822_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4966822&mdate=02050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