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鴻志(中評社 李子寧攝)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中評社 李子寧攝)
中評社三明8月22日電(記者 李子寧)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閩南師範大學、福建省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21日繼續在福建省三明市舉行。主題發言環節,兩岸學者圍繞兩岸融合示範區建設的難點、對策及啟示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鴻志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這是以中央文件的形式,針對兩岸關係方向、路徑進行的宏觀規劃與政策指引,具有舉旗定向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兩岸關係發展面臨多方挑戰的嚴峻形勢下,堅持融合發展彰顯了大陸對實現祖國統一中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深入貫徹,對中華文化吸引力的充分自信。未來,應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度,總結經驗、開拓創新,以中華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影響力,打破“台獨” 敘事體系與政治藩籬,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表示,拜登宣布放棄競選連任後,現任副總統哈里斯民調數據雖有回升,但戰勝特朗普的可能性仍較為有限。當前特朗普團隊已著手吸取第一任期教訓,從強化政策整合、安撫合作夥伴以及落實政權過渡方案等方面入手,為第二任期鋪路。其涉台政策也在服務上述目標基礎上,反復強調台灣當局應降低對美依賴、主動滿足美方戰略需求,表現出鮮明的個人特色。應充分把握特朗普團隊認知特點,盡早著手化解其對台政策衝擊,為我新一輪對美博弈積累籌碼。例如及時掌握並宣傳美國通過高價軍售、強迫島內企業赴美投資和要挾台灣當局簽署不公平協議的情況,揭露美國一手推行極端保守派孤立主義,一手推動盟友擴軍備戰的損人“利己底色”。此外還可通過國際反戰力量、中立學者和媒體人,在網絡和傳統媒體平台進行宣傳,明確我方反對分裂、追求統一的正當性,著重強化世界各國對美方頻頻炒作台海事務,引發軍事衝突風險和全球經濟波動的擔憂,減弱其參與美方主導下干涉和制裁活動的意願。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莊吟茜表示,2019年以來,蔡英文當局一直將“反統戰”、“反滲透”、“反介選”作為政策主軸,並通過立法、修法、政策實施和輿論宣傳等手段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國安防火墻”,其核心是 所謂的“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雖然對他“務實‘台獨’工作者”和“麻煩製造者”的調性有充分準備,但賴的講話還是在兩岸激起了千層浪。賴清德不僅明目張膽地講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且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和“台灣”三個稱謂並舉,通篇使用“中國”二字指代大陸,顯然選擇了比蔡英文更具對抗性的路線。目前,賴當局雖然屬於“少數政府”,但不排除會通過利益交換與民意壓力,裹挾民眾黨一起推動所謂的“法理台獨”,讓兩岸關係面臨“驚濤駭浪”。除了修改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外,賴清德很可能繼續將反統戰、反滲透、反介選作為政策重點,繼續推動相關領域立法修法,強化所謂的“國安防火墻”。
內蒙古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楊中浩表示,從長期而言,融合發展是以國家和平統一為目標;就短期而論,融合發展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通過互惠的雙向交流,由文化、社會、政治等各方面入手,為國民黨“只經不政”的兩岸政策解困,為和平統一奠定基礎,二是通過以我為主的單向交流方式、同等待遇的惠台利民政策,確保在陸台胞安居樂業,吸引台胞赴陸求學就業,突破民進黨執政時期封閉保守的兩岸政策。經過十多年來相關政策的落實,在台生就學、台青就業、台商投資等多方面確實取得相當成果,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政經環境的演變,也存在人數流失等一系列問題。
楊中浩表示,唯有在政治方面,開放台灣居民居住證功能、落實同等待遇,使台胞願意赴陸工作、生活;在經濟方面,在滿足台胞物質需求的同時,進行產業交流合作;在社會與文化方面,推動兩岸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堅定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方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兩岸融合發展。
兩岸融合發展論壇是由全國台聯與各有關研究機構共同主辦的學術交流平台,旨在凝聚兩岸學者的智慧,研究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為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出謀劃策。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莊吟茜(中評社 李子寧攝)
內蒙古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講師楊中浩(中評社 李子寧攝)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論壇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